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推广 > 悦己读书会 > 共读一本书 > 正文

第68期​:《南渡北归》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5-11 】

悦己读书会第68期:《南渡北归》

《南渡北归》,作者岳南。该作品自2011年出版后便不断加印,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傅斯年等。作品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进行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书评1:

《南渡北归》讲述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等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书写至文革,此时,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终究在历史的车轮碾压下,发出沉重地呻吟。岳南笔力深厚,能把学者们的一生戏剧性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印象深刻的有傅斯年、陈寅恪、梁思成、胡适、梅贻琦,文中并没有牵扯到他们过多著作,读起来丝毫不觉艰涩。

“血火总破温柔乡”,在炮火连天、国难当头的年代,知识分子就如同飘萍一般聚散无常、随波逐流。当我们读到北平师生在日军铁蹄之下仓皇出逃时,当我们读到堂堂如梁思成、钱穆等名流学者,竟不得不偏居西南穷乡僻壤度日时,当我们读到李济、林徽因等人因为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连续的精神打击而日益消沉时,我们不仅为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而叹息,更为这些本该在各自领域大展所长的“大师”而扼腕叹息。

然而,即便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先辈们仍然以达观的心态去面对;面对民族危急存亡时刻,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纷飞的炮火与频繁的空袭下,师生们依旧授课不辍;缺乏经济后援和物质条件的环境下,学者们仍在进行着研究乃至实地考察。这是多么忘我的精神与家国情怀!读《南渡北归》,不仅了解到那段沉重的历史,更汲取了文人墨客的铿锵傲骨。(张芮婧)

书评2:

战争一旦开始,带来的毁灭与伤害是多方面的。自卢沟桥事变开始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抗战时期,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一名名优秀共产党员崭露头角,战士们浴血奋战。作为没有战斗力量的学者们,面对战争,他们不屈不挠,用生命维护着教育。他们本该在书墨飘香的书阁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如今却性命难保。

艰苦的条件下,学者们的风骨仍然乐观豁达。面对民族危亡,他们不仅是学者,更是爱国者,他们不仅是那个年代的大师,更是新时代年轻学子们的学习榜样。(朱梓琼)

书评3:

民国时期的人物在我眼里,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但我又莫名地喜欢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总有一股中西结合的温柔与风流。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到西南之地,极力保全我们国家的历史遗产,知识财富。他们会为了50克镭,抱着咸菜罐子辗转千里,他们会为了南开图书馆近半藏书殆尽而昏厥,他们会为宋哲元的幻想骂娘……他们于烽火战乱之年苦中作乐却又甘之如饴,始终保持一颗学者的本心,身体力行地以学术、以生命阐释了民国文人身上的气节与脊梁。 封面所印“大师远去再无大师”道出了时代的无奈与凄凉,然大师虽逝,精神长存。(刘冬琴)

书评4:

全书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等院校师生南迁并组织西南联大的历史事件为主线,运用交错笔法,生动再现了从梁启超、王国维、梅贻琦到陈寅恪、傅斯年、李济、胡适、梁思成、林徽因等文史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精英的思想历程与生活情感经历。通过岳南极富写实韵味却又不乏生动传神的笔触,“大师”们的生平、思想、为人、处世、性格、情感、命运,均被娓娓道来,让读者从各方面了解这些人物及其活跃的近代史。而且,这种对人物的塑造并非简单刻板的经历介绍,而是代入了中国近代多难的历史进程之中。

即使时局艰难,但他们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相信,只有自己尽力,才是对国家尽责,对人民的最好回报。(綦奥运)

书评5:

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大片国土沦陷,政府与人民流亡西南,为第四次南渡。(之前三次是晋人南渡、宋人南渡和明人南渡)。

一、保存“读书种子”

日本人十分清楚,要彻底击垮一个民族,除动用武力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予以摧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彻底征服。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军将南开大学置于炮火之中,开始精神上的征服。“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宣布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由于战事逼近,又迁往云南,这就是西南联大。

每到一地,曾昭抡、闻一多等教授向当地军政官员、士绅与民众做政治文化方面的讲演,论证抗战必胜以及胜利后将需要大量人才,寄希望于当地青年与西南联大的学生。西南联大在昆明落地生根后,不断发展壮大。1939年9月份,联大由原来的文、理、工和法商四个学院扩大到五院二十六系(内含师范学院),学生人数增至3000之众,教授、助教也增至500名左右。西南联大从开办到结束有八年,毕业生3882名,有834位学生参加抗战。《南渡北归(南渡)》围绕西南联大的南渡过程,叙述了国统区西南联大一些教师的成长、成才过程,以及他们的生活和信仰。

西南联大的教师都有家境殷实的出身,北大、清华又有出国留学的传统,再加上校友间的互相提携,在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学术圈。他们互相了解、彼此认同,感情深厚。他们无不秉持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学术大业: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学之理念,囊括兼容之精神。

抗日战争是酷烈的,由节节失利的战争带来的苦难,更令人焦虑、心悸、不安。但大多数人并未因此全面退缩,或放弃抗战的决心。知识分子们谨记国家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救国重责。认为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有用人才,将来为国服务。

二、《南渡北归》主要讲述国统区情形

曾国藩的后代曾宝荪和曾约农一起在长沙创办了私立艺芳女子学校。毛泽东有一次到艺芳女校对曾宝荪、曾约农讲:“你们两位曾先生,书读得好,品德也高尚,可惜我们政见不同。”

《南渡北归》的作者岳南,系台湾“清华大学”住校作家。儒家学说中“正统”“忠君”思想的价值观在《南渡北归》中得以体现。西南联大一些教授对国家领导人蒋介石尊敬有加,称其为“介公”。有事情就找蒋介石,抗战也全靠蒋介石。而蒋介石则依靠美国的救援,靠碉堡抗日。在抗战之初,国民党曾要求其党员“不容再有丝毫因循泄沓,更须发挥实干精神”,但并没有采取坚决措施来根治早已存在的歪风邪气,蒋介石更是一边批评一边徇情恕隐。结果上行下效,顽症勃发,贪污腐化,结党营私,欺压百姓,浮报夸功,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裙带作风,文牍主义等不断蔓延和加深,这种腐败风气愈演愈烈,在日本投降后达到极致。

中国共产党在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开辟和坚持敌后抗日战场,建设抗日根据地过程中,克己奉公,勇于担当,令行禁止,艰苦奋斗,培育和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军风、民风,此即“延安作风”。

中国共产党作风优良,朝气逢勃,受到群众支持,为国内外瞩目,形成良性发展,结果是战胜了国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三、《南渡北归》的启示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一个人学历的高低有家族数人的努力,也得益于机会的亲睐。读书为的是做事,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人人都可以获得“贡献感”--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某个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为之贡献。人间世事纷纭,形势比人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我们一定要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我们要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胸怀共同理想,以服务党和人民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以砥砺意志不断开辟新的伟大事业。(悦玉霞)

《南渡北归》经典语录:

  1. 你见过山水,饮过风声。说余生山水再不相逢,风声擦肩而过亦可。

  2.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惊天动地,只是一如既往的云淡风轻。

  3. 政治的精明,首先要依靠人民的觉悟。如果没有养成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就不会有肯为自由而战的人民;没有肯为自由而流血流汗的人民,就绝不会有真正的自由。